刘景斌今年57岁,是个地地道道的”参把头”、农民“种参专家”。
他年龄虽然不大,但亲身参与栽植林下参已有40多年的历史。早在40多年前,刘景斌还在高中读书时,每到暑期放假,他就和哥哥“放山”挖参,每次“放山”都要连续跑个十天半月的,有时还要住在山里。久而久之,小小年纪的刘景斌,对人参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。20岁出头,刘景斌高中毕业回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,“放山”挖参的嗜好有增无减,瘾头越来越大。到了1983年,大包干政策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遇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,刘景斌与林下参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当初,他把“放山”挖到的参苗栽植在自家自留山上,然后採籽直播,开始了野山参的人工播种,年年採籽年年播种,一种就是40多年,面积也在不断扩大。随着集体林改的深入,刘景斌现存的林下参发展面积已达到400多亩,大的参龄30多年,小的参龄是刚刚出土。他十分珍惜林地资源,注重林地的换茬轮作,每当参后地空闲时,他都适时播种或栽植细辛、大叶芹等短平快项目,过上几年后,地力得到良好恢复后,再重新种植林下参,开始新一轮林下参生产。从而达到地为我用、地尽其用。